原标题:24岁小伙感染艾滋病后选择面对镜头:害怕死亡 也有梦想
央视网消息:(记者 孙晓媛 彭俊)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也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近年来,艾滋病进校园,成为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巨大威胁。
据《青爱工程“性教育防艾的社会疫苗”探索与实践》白皮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新报告15-24岁青年学生病例近3000例,性传播占98.6%,其中男性同性传播高达81.7%。
在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央视网记者联系到了24岁的艾滋病患者小磊。
多年前,小磊在大学期间因为交友不慎,而意外感染了艾滋病毒。
治疗期间,体重一度骤降25斤,最严重的时候经历了肺结核等多个并发症。
2018年,大学毕业后,他本可以一直站在三尺讲台上从事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但因为身体原因,不得已辞职养病。
他告诉央视网记者,HIV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和歧视。
早在一年多前,他公开自己HIV患者的身份后,就曾遭受过严重的网络暴力,被房东驱赶,被朋友拉黑,甚至被家人孤立。
从学校辞职至今,他一直靠网上直播卖货维持生活。
有时候一天收入几十块钱,有时候一天收入两三百。
一开始,一些人担心他卖的货品上带有艾滋病毒,他就一遍一遍耐心解释。
慢慢地,他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还有热心网友专程过来鼓励他。
小磊告诉央视网记者,当别人“谈艾色变”,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他之所以要选择面对镜头,是希望像他一样的艾滋病患者能够站在阳光下,而不是一直戴着面具生活。
目前,通过正规治疗,小磊的身体状况已经有所好转,正在靠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向梦想靠近。
他说,未来如果可以的话,也希望娶妻生子,组建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艾滋病与职业、身份、年龄无关,“抗艾”不仅有赖于医学的进步,更需要人心的成长,而我们的尊重和理解,正是他们对抗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世界艾滋病日|自尊自爱 远离高危性行为
大河网讯 “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千万不要滥交。自尊自爱,远离高危性行为,即便只是万分之一,也没有人能承受得起。”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研究所副主任技师刘佳说。
刘佳介绍,性传播已成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异性传播仍占多数,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增多;艾滋病感染人群多样化,15—24岁青年学生同性性传播病例数增多,60岁以上老年异性性传播病例增加明显。
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
河南疾控《健康半月谈》直播栏目为此特策划推出访谈直播、视频拍摄等系列活动,请市民朋友注意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