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坐办公室,晚上送外卖——四川遂宁的一位公职人员孙先生最近因此走红。他曾是消防员,去年转业后在遂宁船山区某单位从事纪检工作。7月10日,单位下发了允许公职人员做副业的通知,他随即行动,从7月11日开始每晚8点准时上线接单、送餐,每晚平均跑3小时赚100多元。
网友们纷纷点赞,称赞他努力生活的样子真好,认为都是为人民服务。当然,也有网友质疑,既然已经在体制内,为何还要“拼命赚外快”。孙先生下班跑外卖的新闻迅速冲上热搜,引发多个社会情绪点:制度为“合规副业”开口子、公职人员也有“烟火气”、基层收入焦虑被关注。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能否从事副业?此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明确,公职人员开展副业要遵循相关规定,结合单位管理制度及副业性质判定。同时,也明确了几类合规兼职,如包括送外卖等体力劳动、投稿赚稿费、自媒体运营等。遂宁据此强调“报备+非职务相关+不影响主业”,为“合规兼职”提供制度保障。
孙先生下班送外卖,打破了“铁饭碗”与“外卖骑手”之间的职业壁垒,既缓解了经济压力,也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网友的数万点赞已经说明,只要程序透明,公众对体制内人员业余增收乐见其成。然而,个案的成功不代表制度已尽善尽美。公职人员做副业需严格遵守规定,避免利益冲突,绝不能因副业影响本职工作。
靠双手挣钱不丢人,制度为诚实劳动者撑腰。让“合规副业”从灰色走向阳光,不仅是公职人员增收,更是社会对劳动价值的确认。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