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笼罩的大马士革夜空被爆炸的火光撕裂。四枚导弹精准命中叙利亚国防部大楼,国家电视台信号中断,总统府在烟尘中若隐若现。以色列国防部长约阿夫·卡茨声明称,以军将彻底清除袭击德鲁兹人的势力,矛头直指叙利亚临时政权领导人朱拉尼。
面对生死威胁,朱拉尼次日的电视讲话充满矛盾。他痛斥以色列“不遗余力制造冲突”,却不得不低声宣告:“叙利亚不想打,也不敢打”。这位曾被西方誉为“拥抱文明”的变革者,在以色列战机下被迫撤军求和,将南部三省控制权拱手相让。
朱拉尼的困境源于一场危险的交易。阿萨德政权垮台后,他为换取美以支持,秘密会晤以色列国安顾问哈内格比,意图放弃戈兰高地的主权声索,并在南部设立非军事缓冲区。这块被以色列1967年武力夺取、遭联合国多份决议谴责的“叙利亚伤疤”,在他手中沦为政治筹码。他还幻想以色列会以黎巴嫩领土作为补偿,但这场豪赌尚未兑现,以色列的导弹已砸向他的总统府。
当朱拉尼将目光从北部转向南部,战火在苏韦达省轰然爆发。7月中旬,德鲁兹民兵与政府军冲突骤起,平民伤亡数字迅速上升。朱拉尼紧急调遣六个精锐师南下平乱,坦克碾过苏韦达街道。然而他低估了以色列的决心——德鲁兹人是以色列社会支柱,其军官比例达到阿富汗战争以来最高值。以色列战机随即呼啸而至,密集空袭中,F-35I投下的精确制导炸弹将叙政府军坦克撕成废铁,连维持秩序的警察部队也遭精准猎杀。朱拉尼被迫撤军求生,但未能平息以色列怒火。7月16日,战火直烧大马士革权力中枢,卡茨宣言彻底撕破脸皮:“警告结束,清除行动开始”。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