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年07月18日 07时10分13秒
据新华社电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7月17日在北京发布《2024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累计规模达4210万部,较2023年增长超420万部;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6.38亿人,同比增长16%。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达495.50亿元,同比增长29.37%。中国网络文学行业海外市场营收规模达48.15亿元,同比增长10.68%,中国网络文学“出海”作品总量约为75.09万部(种),同比增长7.92%。东南亚连续两年位居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地区榜首。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新浪科技意见反馈留言板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编者按: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甘肃省委网信办联合主办,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承办,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武威市委网信办,兰州新区党群政法和社会工作部,甘肃省互联网发展促进会等单位协办2025年高质量发展中国行奋进甘肃专题活动,7月15日7月20日,陆续走进嘉峪关、敦煌,张掖、金昌、武威、兰州新区,全方位见证甘肃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奋进之姿、突出成效。
敦煌书局化身纸上窟,让文化可触可感;敦煌印局以印为媒,解锁千年文明密码。从深厚的历史底蕴出发,敦煌以创新之姿,让历史可感、文化可触,成为网络大V眼中的时间收藏家。
敦煌书局:打造敦煌文化纸上窟
时值盛夏,敦煌书局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这里通过书籍、文创产品,让敦煌文化触手可及。
由敦煌工美文创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紧靠敦煌市党河风情线的敦煌书局,自2022年开业以来,目前已馆藏2100多类25000余册敦煌题材专业书籍。馆藏书籍按照敦煌概论、敦煌史话、敦煌壁画、敦煌藻井、敦煌飞天、敦煌乐舞等分类陈列。其中二楼藏经阁收录的1200余册敦煌遗书,是目前收录各类敦煌遗书影印版最齐全的线下空间、拥有最多最全敦煌书籍的纸上窟。近些年,社会各界人士为其捐赠大量图书。其中86岁高龄的胡姓老人,无偿捐赠了上百套《敦煌情缘》。
敦煌工美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何慧敏介绍,敦煌书局研发的文创产品,流行于市场的有两千多种。敦煌书局按照三百六十行,行行有敦煌理念,致力于通过文创产品,将敦煌文化推进千家万户。
为此,敦煌书局根据每年生肖,打造敦煌瑞兽守宝神龙等生肖相关的文创产品;紧跟掼蛋热潮,开发壁画元素扑克;从游客喜好出发,融入敦煌莫高窟元素,开发盲盒产品、制作冰箱贴;跟青岛啤酒等企业联手,打造富含敦煌元素的香皂、面膜等文创产品
据了解,敦煌书局开业至今,已有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高级别外交官,以及各地文旅企业、全国A级旅游景区等上百家机构前来考察调研。目前,敦煌书局累计参观人数已超32万人次。两年多来,敦煌书局先后被评为敦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职工书屋巾帼创新工作室敦煌市妇联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
何慧敏表示,接下来,敦煌书局将链接更多与敦煌相关的图书,并继续开发文创精品,让每个游客都能找到想要带回家的心仪产品。同时将与当地相关机构合作,让敦煌成为更多人的旅游目的地。
抖音旅行博主@小加大家表示,敦煌书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同时又有深受青年群体喜欢的咖啡等产品,处处有着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影子,是真正适合休闲娱乐、体验敦煌文化的好去处。
敦煌印局:为游客制造专属印记
7月16日下午,在敦煌印局研学区域,一阵悠扬的钢琴声吸引众多游客瞩目。钢琴弹奏者是先天视障演奏师刘洋。
音乐是我的第三只眼。本着这样的认知,刘洋每天在敦煌印局以音符绘制心灵图景,为前来参加研学课程的青少年带来动听的背景音乐。
敦煌工美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武海熙介绍,刘洋原在盲人按摩店工作。当得知他的音乐天赋后,敦煌印局在开业之际,就把他招为员工,不仅让他有了稳定的工作,更给他打开了抒发心灵的一扇窗口。
在刘洋的琴声下,研学区的青少年们在安静地进行着壁画临摹、锡纸浮雕、拓片印以及做一本书,在敦煌等研学课程。
敦煌印局同样由敦煌工美文创有限责任公司打造,其于2024年成立的研学院,以探索敦煌文化为核心,设有500平方米的教学区、印刷体验区和文创展销区,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理念,成为青少年文化实践的重要平台。
发展至今,敦煌印局不仅有研学院,更整合印务所、艺术馆及咖啡空间,成为集文化体验、研学实践、文创开发于一体的新兴文化地标。基于此,敦煌印局将敦煌莫高窟壁画图案融于咖啡产品,为游客带来创意体验;设置288枚带有壁画元素的印章,让游客在自己的书本等物品上印上壁画图案;设立故乡印、翻转印、凸版印、版画印、火漆印、版画印以及徽章制作等体验区,让游客在这里留下专属印记
据工作人员介绍,每年正月,游客们纷纷前来制作财神印章图案。每逢重大考试前,游客们纷至沓来,制作考神附体印章图案。印区的财神、考神形象,均来自敦煌壁画。
在敦煌印局,资深摄影师、文化旅游博主@滕予卓表示,甘肃之美,在于其呈现出的时间折叠感。尤其是敦煌,草原、戈壁、历史、科技众多元素在这里交相呼应。他说,若用一组摄影作品来展现甘肃、表达敦煌,他会以时间折叠为概念进行创作,因为敦煌是一位时间收藏家。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舆情业务 | 托管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甘肃新媒体集团法律顾问: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 陈灿律师;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甘肃荣庆律师事务所 吴天英律师 1399312176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20047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1 甘公网安备6201000200007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
首页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