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有媒体报道称,北京执业律师张晓玲在2013年至2023年的十年间,在爱康国宾设于北京的体检分院进行体检,均未检查出患癌风险。然而,她却在2024年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张晓玲质疑爱康国宾存在“误检、漏检”,并直指其体检为“假体检”。
该事件迅速发酵,“体检10年未查出癌症女子发声”的词条冲上微博热搜榜首,相关话题阅读量短时间内突破三千万。不少网友提出疑问,体检是否一定能排查出癌症风险。还有网友分享类似经历,如前列腺指标异常、胆囊切除后体检报告仍显示胆汁充盈等,对商业体检机构的信任危机逐渐显现。
健康体检作为疾病防治的第一道防线,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在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各类乱象频现:部分机构存在小问题夸大化营销、流水线式仓促体检、关键项目漏检误检等情况。代检、假检、过度体检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拷问着行业的规范与良知。
根据公开报道,张晓玲长年享受协会统一购买的体检服务。2013年至2023年的十年间,她均选择在爱康国宾北京某分院完成体检,其认为体检过程与结果存在多重争议。从具体检查数据看,张晓玲表示,2022年之前的体检报告中,双肾检查结果始终显示 “未见明显异常”;她也长期关注“癌胚抗原定量”的验血筛查,十年间的检测结果均处于正常参考范围,且从未被告知有“患癌风险”。
即便是2023年的体检报告提示右肾存在“钙化灶”,张晓玲仍未收到爱康国宾关于患癌风险的提示。随后,她找到爱康国宾医生进行解读时,得到的回复是,“钙化如同手指破皮结痂,属正常现象,无需担心”。
转折发生在2024年。张晓玲更换体检机构后,腹部彩色超声检查发现“右肾囊肿,右肾可见一3.5cm×2.8cm低回声区,呈分叶状,血流信号丰富”,并被建议立即就医。同年10月,张晓玲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被怀疑“右肾透明细胞癌”,进行右肾摘除手术后,病理显示为“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2025年2月,张晓玲在国外某医院进行检查,被确诊为“肾癌骨转移”。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