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天空云层很厚,但气温依然高涨。7月16日9时10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当天气温达到37℃,这是今年第17个高温日。
伴随着高温的是夏季雷雨。早晨青浦、金山等局部地区出现了零星小雨。随着云雨区南压,午后到夜里上海的云量进一步增多,局部地区还会有短时阵雨或雷雨。
这波酷热不会持续太久,本周前期以晴热为主,后期湿度增加,体感将从“干煎”转为“闷蒸”。周四上海位于副热带高压边缘,最高气温维持在高温线上下,雨水范围和强度会升级,局部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周五起偏东气流带来阵雨,最高气温微降至33℃~34℃,但由于湿度增大,体感依然闷热。
为什么体感温度总觉得远超气象预报?气象专家解释说,气象上所说的温度是指自然状态下自由流动的空气温度,测温时温度表放置在百叶箱里,距离地面1.5米高,百叶箱还要放在空旷的草坪上,因此与顶着烈日走在柏油马路上的体感温度有很大差距。另外,空气湿度也会影响体感温度。如果空气干燥,汗液容易蒸发带走身体热量;若空气湿度大,汗液难以蒸发,体感更加炎热,即所谓的“蒸桑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