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沉迷手机高考失常被扫地出门
小凯的堕落轨迹令人唏嘘。作为湖南顶尖高中——长郡中学的学生,他本拥有冲刺清华、北大的潜力。这所每年向清北输送超60名学生的名校,2025年已有26名学生通过强基计划提前锁定名校名额,985高校录取率长期保持在85%以上。然而,从高二开始,小凯逐渐沉迷手机游戏和短视频,每天熬夜至凌晨一两点,白天上课昏昏欲睡,成绩直线下滑。
“晚自习溜去操场打球,躲在厕所刷手机,三次模拟考全线崩盘。”班主任透露,尽管多次约谈家长,但小凯的沉迷状态始终未改。更讽刺的是,他曾在父母监督下签署“戒手机保证书”,承诺“考上985就戒掉游戏”,却未能履行诺言。高考放榜日,575分的成绩如同一记重锤——这一分数虽超湖南一本线60分,但在长郡中学却位列年级末流,与父母期待的“清北种子选手”形象天差地别。
“他明明有实力考650分,却因手机自毁前程!”母亲在接受采访时情绪激动,当场撕碎小凯初中时期的竞赛奖状。她透露,儿子曾是“别人家的孩子”:初中常年年级前十,物理竞赛获省级奖项,长郡中学入学考试排名前50。然而,高中三年的放纵让所有期待化为泡影。
父母的极端反应并非毫无预兆。据邻居透露,成绩公布后,父亲曾连续三天醉酒,母亲则躲在房间哭泣。7月7日,小凯发现家门密码被更换,家中空调、电暖炉全开导致停电——这是父母逼他离家的“最后通牒”。“他们说‘考不上985就不送我上大学’,现在连生活费都不给。”小凯红着眼眶向记者展示手机余额:仅剩43元,这是他向同学借来买学习资料的钱。
7月8日,记者陪同小凯前往母亲工作单位调解。面对镜头,母亲怒斥:“你现在来找我,只是因为没钱了,根本不是真心悔改!”她指出,小凯曾多次承诺戒手机,却屡教不改:“晚自习溜号、早自习睡觉,这还有规矩吗?”当被问及“是否考虑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时,母亲冷笑:“他高中三年怎么没想过我们的承受能力?”“我们不是绝情,是心寒了。”父亲叹息,“长郡中学一半学生能上985,他考575分,是垫底了。”
事件曝光后,#575分该被原谅吗#话题阅读量突破10亿,网友评论呈现两极分化:支持父母派:“长郡中学575分等于普通高中300分!这孩子把天赋当筹码**,父母及时止损没错。”“我表弟在衡水中学,手机被发现直接开除。名校容不得躺平,这是生存法则。”同情考生派:“用断绝关系惩罚孩子,比手机更像精神暴力。”“288分家庭开香槟庆祝,575分却被扫地出门,中国教育病得不轻。”
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指出,长郡中学的竞争强度堪比职场KPI,当孩子从“天之骄子”沦为“吊车尾”,父母的心理落差堪比投资失败。“但将‘985’异化为人生唯一出路,本质是教育认知的懒惰。”她援引数据称,重点中学学生抑郁症发病率是普通学校的3.2倍,电子设备成瘾率高达41%。
小凯的遭遇并非孤例。据长郡中学2025届家长会披露,该校有17%的学生存在电子设备依赖问题,其中8%出现成绩断崖式下滑。校方虽实行“手机统一保管制度”,但学生仍通过智能手表、老年机等“曲线联网”。教育学者认为:“当基础教育异化为‘清北冲刺营’,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完全绑定在分数上。小凯父母的极端行为,是整个教育评价体系病态化的缩影。”
目前小凯借住在同学家中。他向记者展示手机备忘录,里面记录着37所二本院校的招生电话:“我想学一个好专业,但父母说‘非985不读’。”当被问及是否考虑复读,他沉默良久后摇头:“怕再让他们失望。”这场家庭风波尚未迎来结局,但已引发全社会对教育本质的反思。正如网友的评论:“分数能决定孩子飞多高,但爱与包容才决定他们摔得多重时还能爬起来。”在高考这场全民狂欢中,或许我们更需要思考:当教育沦为生存博弈,谁才是真正的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