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年07月07日 13时59分36秒
中国作家协会新近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及蓝皮书,用详实数据勾勒出中国网络文学创作及产业发展图景。
过去一年,中国网络文学年度新增作品200万部,用户规模攀升至5.75亿人,营收规模约440亿元,海外影响力持续扩大,既印证了产业的蓬勃脉动,更凸显其作为文化强国建设重要力量的地位。
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迎来了质量跃升的关键节点。全年新增作品200万部,同时一股强劲的精品化浪潮席卷全行业。
现实题材强势崛起,新增17万部,占比稳步提升。《滨江警事》以基层水警视角见证时代巨变,《一路奔北》书写北斗科研人的赤子之心。作品普遍更注重细节真实与人性深度,展现出强烈的文学追求。
科幻题材持续火爆,新增18万部。《故障乌托邦》反思科技与伦理的关系,《天才俱乐部》展开多个未来世界可能性的幻想。多部作品斩获银河奖、星云奖,科幻正加速融入主流文学视野。
历史与幻想题材实现创新突破。《晋末长剑》书写乱世众生相,展现出充满温情的人文关怀,《临安不夜侯》重现南宋世情,流露出宽广的豪气与侠情。这些作品跳脱套路,将家国情怀、人文关怀深度融入叙事,拓展了网络文学的审美边界。
中国作协2024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发布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余俊杰 摄
值得关注的是,头部作品正积极突破升级打怪的固化模型和爽感至上的叙事逻辑,转向更复杂的人物塑造、更深沉的情感表达以及对现实的观照。
中短篇创作的强势崛起成为年度亮点。万字左右的篇幅要求对故事素材进行更精炼的文学处理,更能体现作者功力,其流行标志着行业对文学性的追求达到新高度,推动网络文学逐渐超越超长篇类型小说的单一形态。
当精品创作不断涌现,网络文学的受众版图也在加速扩张。按年龄来看,26至45岁核心读者群体占比50%;00后年轻读者增长迅猛,占比近25%;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银发族(60岁以上)读者群体显著扩大,占比超10%。
共读共创正重塑文学生态,读者已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读者的段评本章说等即时互动与二次创作,使作品从封闭的完成态转变为开放的进行态,网文作家直播写作、编辑直播审稿成为新景观。这种互动会极大影响文本走向,也对作家如何在坚持自我与满足大众间寻求平衡提出了全新课题。
依托海量优质内容和庞大用户基础,2024年网络文学IP转化释放出惊人能量,年度新增各类IP改编授权总计约3万项,下游产业链活力四射。
当全民阅读的热情被精品内容点燃,巨大的用户基数和深度参与的需求,自然催生出下游产业链的蓬勃生机与多元价值开发。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玮表示,网络文学IP的开发和转化迎来了繁荣期。
影视长剧质感与价值观并重。2024年新增影视长剧改编授权近300部,同比增长18%。《烟火人家》等现实题材剧目以鲜活真实的细节质感、温情治愈的叙事基调,还原万家灯火生活实景;《庆余年2》等古装、幻想剧则以精良制作呈现视觉盛宴,并注入现代价值观引发广泛共鸣。
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的《庆余年2》剧照。(版权方供图)
微短剧迎来现象级井喷。截至2024年12月,用户规模飙升至6.62亿,市场规模达到504亿元,超越同年电影票房总额。年度新增微短剧改编授权超1600部,同比增长81%。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文学短篇成为微短剧改编的新富矿,《执笔》《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等爆款均源自知乎盐言故事等短篇平台,《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等现象剧更直接带动了年代文创作热潮。
此外,动漫改编延续精良路线,新增动画授权80余部,漫画授权400余部。《斗破苍穹》等年番持续陪伴式输出,巩固国漫品牌;《剑来》等新作以高燃制作点燃年轻观众热情。
值得关注的是,谷子类实体衍生品(例如立牌、盲盒等)销售火爆,《诡秘之主》《全职高手》等作品的角色周边市场热度极高,成为IP产业链上耀眼的新增长点。谷子经济不仅带来直接收益,更通过将角色实体化,深化粉丝情感连接,提升了IP的长期生命力和版权价值。
当本土产业日趋成熟之时,中国网络文学的目光还投向了更广阔的全球舞台。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正从创作源头到阅读终端,深度融入网络文学产业,带来效率的同时也引发思考。
多个网文平台上线AI辅助工具,能够基于前文提供后续情节灵感建议、完善角色行为逻辑、辅助构建世界观设定、提供场景及动作描写参考等功能。AI已成为作家高效的素材库和词汇助手,虽无法替代创作核心思路,但显著提升了效率。
此外,大部分网文平台已运用AI帮助内容审核,并为作者提供文本校对服务,例如大模型中的拆书功能,可快速对数百万字小说进行情节结构拆解、人物关系分析、叙事框架提炼,提升编辑审稿效率。
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网络文学专题展现场。新华社记者余俊杰 摄
从内容输出到生态构建与文化共创,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之旅已步入全新阶段,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突出亮点和世界性文化现象。
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约2亿人,年度新增注册用户3000万人;更令人振奋的是,新增海外本土作者达12万人,创作本土化作品50万部,标志着海外作者原创生态开始形成。
中国网文的文学价值正获得广泛认可。继2022年16部作品入藏大英图书馆后,2024年又有《我们生活在南京》等10部作品被收录;此外,9部作品入选文化交流典藏书目,入藏意大利作家联合会、英国查宁阁图书馆等欧洲文化机构。
网络文学IP改编剧集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被海外受众称为C-Drama。《庆余年2》通过迪士尼实现全球同步发行,成为平台上播放热度最高的中国大陆电视剧;《与凤行》在全球180多个国家与地区播出;《墨雨云间》登陆YouTube等海外主流视频平台这些改编剧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成功带动海外新一轮中华美学热。
中国网络文学的影响力已超越单纯的内容输出,开始引领全球文化生态创新。以中国网文叙事模式为核心的海外微短剧风靡全球;中国网文IP已成为全球二次元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展会上中国网文IP周边产品热销,出COS买谷等粉丝行为活跃,打破国界、语言、文化壁垒,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中国网络文学以精品迭出的创作实绩、多点爆发的产业活力和技术驱动的全球影响,已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表示,在AI技术重塑创作生态的背景下,中国网络文学需要坚守文学底色,深化现实关怀,优化产业协同,规范技术应用,拓展出海深度。随着Z世代作家扛起创作主力,现实主义精神深度融入多元题材,以及IP转化等新增长极的持续爆发,中国网络文学必将以更强大的创新活力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邮政正式开通郑州至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线。据了解,该航线目前每周一班,并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加密,推动郑州至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形成多业态共生的良性生态圈。
数字IP与现实遗产的共鸣,让石刻魅力穿透次元壁。
时值周末,许多市民和游客来到北京市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参观这里举办的2025亚洲数字艺术展、薪传国粹——“万印楼”新藏当代国际篆刻精品展,感受艺术魅力,乐享周末美好时光。
“包棉1958”主题文化街区原为包头棉纺织厂工业旧址。如今这里以老厂房工业遗迹为基底,挖掘纺织文化、工业记忆等资源,打造沉浸式工业文化体验空间,成为文旅融合新地标。
本届年会将以“互联助力发展,合作共创繁荣”为主题,预计将有来自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余名嘉宾参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2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75
京ICP备:京ICP证 010639号京ICP证:京ICP证 090260号
京网文[2020]5342-1034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32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2483(署)网出证(京)字第162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东里北京青年报大厦 邮政编码:10002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901606/666/660
涉未成年人举报邮箱:wjubao@ynet.com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邮箱:wlbljubao@ynet.com
谣言专项举报邮箱:yaoyanjubao@y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