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晚,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抖音直播中透露,将逐步关闭生活广场、人民路店、五一路店等多家仍在盈利的门店,其中生活广场店2025年销售额已达8.24亿元。他坦言,关店是因为这些老店的品质跟不上现代消费需求,即便业绩亮眼,也不能让“老标准”落后于顾客期待。
(资料来源:胖东来官网)
胖东来的决定让行业开始琢磨一个实在问题:当老店的货架摆不下新消费的期待,是守着盈利数字原地打转,还是舍得拆了旧框架换新模样?这或许不是胖东来一家的选择题。
01
关店背后
是整个行业的“集体气喘”
2025年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同比变化不大。按零售业态分,一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便利店、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品牌专卖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9%、4.6%、1.2%、6.7%、1.4%,增速分别比上年全年提升5.2、1.9、3.6、2.0和1.8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
消费诉求分层促使复杂多样的零售业态加速分化:
>>>
性价比导向催生折扣超市、社区团购等业态,通过规模集采压低成本;
>>>品质改善型需求推动精品超市、跨境电商聚焦高端品类;
>>>情感体验型消费则让新零售综合体、主题店崛起,融合购物与社交场景;
>>>符号价值型客群带动奢侈品集合店、潮牌店以稀缺性设计强化身份标识
技术赋能与供应链变革进一步加速了这一分化进程,使得零售业态在满足细分需求中呈现出更垂直多元的发展态势。
(资料来源:尼尔森)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