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等多所高校密集发布了新的招生政策。其中,“本博贯通”培养模式成为一大亮点。过去,“本博贯通”主要集中在医学类专业。
近三年来,至少有十多所高校推出了“本博贯通式”招生。目前开设的“本博贯通”专业除了医学类外,还集中在人工智能、新材料、新工科、机器人、自动化、低空技术等新兴前沿学科以及各校的传统优势专业。
教育专家提醒,贯通式培养需要达到转段考核或推免的要求,并非所有学生都能顺利读到博士。考生需了解中途退出方式,如果未能继续攻读博士,是否可以获得相应的本科或硕士学位也需明确。
福耀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认为,“本博贯通”培养模式代表了未来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但并非唯一或普适的方向。社会不仅需要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还需要大量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管理人才。贯通式培养主要适用于学术研究导向或特定高精尖技术攻关导向的人才培养。对于更广泛的学生群体,传统的分段培养、专业硕士、应用型博士等模式依然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科学院大学宣布,2025年录取的所有本科生将进入贯通培养体系,分为两个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进行弹性安排。福建福耀科技大学计划在2025年招收不超过100名学生,采取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也在2025年4月21日成立,构建了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
北京理工大学将在2025年增设“卓越班”,通过本博贯通培养,7年即可取得博士学位。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设立“云山拔尖班”,实行“2+4+X”贯通培养模式。“2”指本科前两年按照数学专业要求进行培养;“4”指本科后两年加上硕士两年,不少于50%的学生保送攻读头部985高校硕士研究生;“X”则预留选择本硕博贯通培养的机会。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也将于2025年推出多项招生培养计划,包括本硕连读“4+1”、本博直升“4+4”“3+1+X”等。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