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层于5月12日进行了会谈,并发布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在会谈之前,中美各自给对方加征的关税分别为125%和145%。会谈后,双方声明免除对方91%的关税,剩余24%的关税延期90天执行,并在这期间进行进一步谈判。
年初至今,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高达30%,其中20%是由于中国处理芬太尼问题不力而加征的。中国则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了10%或15%的关税。尽管中国对“芬太尼关税”的反制相对温和,但美国在4月2日又推出了所谓的“全面对等关税”,对中国加征了34%的关税。尽管5月12日的声明已经将其中的24%暂缓征收90天,但未来能否达成协议仍不确定。
对于已征收的20%芬太尼关税是否能免除或减少,从逻辑上讲是可以重启谈判的。然而,美国可能不愿意就此与中方谈判,因为其目的是通过加征关税来实现中美贸易平衡并收取更多关税。因此,中国应与美国进行全面的经贸谈判,不能仅限于关税问题。
如果未来90天内中美谈判没有进展,中国出口商品的平均关税将比去年末增加32.6%;若90天后仍未取得进展,中国将被加征47.4%的高关税。这将难以接受,意味着中美经贸脱钩风险大幅上升。因此,无论是芬太尼关税还是所谓的全面对等关税,都应据理力争,要求美方减免。
美国国债规模超过36万亿美元,利息支付巨大,今年到期债券规模达9万亿美元。中国作为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直接和间接持有的美债规模全球至少排前三,可以将如何处置或缓解美债压力作为谈判筹码。
根据定量测算,关税将拖累2025年中国出口约1.2万亿元人民币,全年出口同比下降4.5%左右。美国对等关税政策通过直接对华关税、取消小额包裹免税及转口贸易三个渠道影响中国出口。假设未来90天中美谈判取得进展,2025年二季度到四季度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38.7%;若未取得积极成果,同比下降47.1%。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