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海内外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一条新闻:不少美国人纷纷来中国采购商品,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支付宝数据显示,2025年4月前半月,来华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5倍,美国用户使用支付宝消费金额更是增长了2倍。
一位美国博主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会带着空箱子去中国,不仅为了观光,还为了“代购”。热心网友也纷纷在网上向外国游客建议:只要准备好支付宝和编织袋,来了中国什么都能买到。
从前些年中国消费者出国“代购”全球商品,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代购”中国商品,这种“反向代购”趋势展示了国际贸易和消费领域的新活力与新机遇。“反向代购”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业的创新、积累与发展。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以及设计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高新技术含量持续上升。从传统的衣服、鞋子到如今的手机、扫地机器人等,都是热门的“代购”商品。随着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制造业供应链不断完善,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离境退税政策升级优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即买即退”服务,境外游客购物后可以直接拿到退税款,进一步激发了购物热情。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近期,美国政府滥施关税,不仅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也影响了美国普通消费者的生活。品类丰富、价优质优,是中国商品的特点。在关税冲击下,美国商品价格上涨,日常习惯使用中国商品的美国消费者更加依赖“中国制造”。拥有充足商品供给和创新消费场景的中国市场广阔而充满活力,让跨国“代购”更具吸引力。
不久前,几家中国电商应用程序在美国电商平台排行榜上的排名迅速跃升,淘宝、阿里国际站位列前三,另一家中国B2B跨境电商平台应用程序下载量更是暴增940%。这反映了美国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