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市民王女士在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的防浪堤上发现了一具疑似长江江豚的尸体。从她提供的照片可以看到,一只疑似长江江豚的动物尸体侧卧在礁石上,由于长时间暴晒,皮肤已经发白、膨胀。
据王女士描述,是一位大爷先发现了这具尸体。他们看到鳍露出来,便翻过去查看,发现它已经死亡多日,内脏外露,原本应为灰色的皮肤也变白了。随后,王女士向公园方面反映了这一情况,园方随即联系了宝山区农委,相关部门进行了紧急处置。
次日上午,宝山区农委执法大队渔政执法中队接到电话后立即派遣执法人员前往现场,并上报市执法总队与野生水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经过解剖鉴定,最终确定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一头雌性长江江豚的尸体。该江豚体长1.38米,体重36公斤左右,根据体长和牙齿判断,是刚成年不久的雌性个体,约5-6岁。背部到腹部有明显的斜切伤口,脊椎骨折断,分析可能受到外力因素导致大出血死亡。
宝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执法大队渔政执法中队中队长表示,如果有涉及违法犯罪的情况,会进一步处理。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唐文乔解释说,春季是长江口的渔汛季节,江豚较为常见。搁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活的江豚搁浅后晒死,另一种是已死亡的江豚漂到岸边搁浅。活着搁浅的江豚通常是趴着的,而死后搁浅的江豚则因肚子胀气翻过来。
上海市野生水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表示,为了提高公众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的意识,这头长江江豚未来将被制成标本对公众展示,发挥其科普科研价值。专家提醒,如果在江滩发现搁浅或死亡的疑似江豚,应立即联系当地专业部门并对现场进行保护,等待救援和执法人员到来。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