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原本打算复制2018年的策略,通过施加高额关税迫使中国回到谈判桌,并借此获取超额利益。然而,事情并没有按他的计划发展。
4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对中国商品叠加惩罚性关税,累计税率一度达到125%。他以为这会迫使中国让步,但现实很快证明这是错误的。中国不仅对等反制,将美国输华商品关税提升至125%,还采取了稀土出口管制和实体清单等措施,直接打击了美国的军工和半导体产业。
这次关税冲击波也直接影响到美国本土。中低收入群体发现中国制造的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例如台灯价格上涨175%,服装价格上涨130%。沃尔玛CEO甚至亲自前往白宫警告,物价飙升可能会导致支持率下降。面对这种情况,特朗普先是暂停了对等关税90天,随后不断释放信号,表示正在与中国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并通过媒体放出可能降低税率的消息。然而,中方并未接受这些提议,外交部还辟谣称这些都是假消息。
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再次放狠话,称如果中国不让步就不会降低关税。这种反复无常的背后隐藏着多重压力:经济方面,美国PCE通胀因关税飙升1.2%,中产家庭年支出增加,连深红州的农民都抗议;政治方面,共和党内部有54%的选民认为特朗普滥用权力,其支持率暴跌至42%;国际方面,欧盟拒绝配合对华脱钩,墨西哥承接了20%的中国产能转口美国,日本也派特使来华沟通。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