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收治了多名出现高烧不退、喉咙发炎和全身皮疹症状的患儿。这些孩子被诊断为猩红热。该病是由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尤其以托幼儿童及学龄儿童为高发年龄段。
4月17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胡燕表示,今年南方春天比较干燥,有利于A族溶血性链球菌的存活和传播,导致该院儿科门急诊接诊的猩红热患儿数量有所增加。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的2025年3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3月广东省报告猩红热发病数为1542例,较2月增长641例。社交媒体上也有家长反映,孩子感染猩红热后出现发热、全身起疹子等症状,手部还出现了脱皮现象。
猩红热的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物品、手、食物等传播,还可通过受损的皮肤感染。胡燕提醒,猩红热初期症状与流感相似,容易混淆,家长们要提高警惕,及时带患儿就医。自行给孩子吃退烧药或抗生素可能会掩盖真实病情,耽误医生诊断。
感染猩红热后,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咽峡炎和皮疹。发热通常是首发症状,多以中低热为主,有时可达39℃~40℃,伴有寒战。咽峡炎表现为咽扁桃体发炎、化脓。皮疹一般在发病第2天出现,从耳后、颈部、上胸部蔓延到全身,压之褪色,约一周左右会消退,同时会出现脱皮。此外,患儿舌头还会出现草莓样或者杨梅样的变化。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