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体验簪花围,泉州融媒体中心提供了相关图片。从簪花围火遍全网的泉州蟳埔村,到虚实交融的武夷山VR茶旅;从非遗漆艺的数字化重生,到游戏科技赋能的文旅爆款,福建正以“数字+”为支点,撬动文旅经济万亿级未来。近日走访多地,探寻福建如何通过数字化与新业态的深度融合,激活山海画廊的文化基因,解锁文旅经济新增长极。
数字技术激活传统文化IP,让非遗“活”起来。走进泉州蟳埔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头戴簪花围的女子,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从业者黄丽泳介绍,去年全村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簪花体验收入占村民总收入的60%。这簪花围是渔家女日常的装扮,现在成了吸引游客的大招牌。在簪花体验店里,店主林阿婆熟练地为游客盘发簪花,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女士戴着簪花围,在海边欢快地拍照留念,她表示这次亲身体验感觉非常棒,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成为了一名渔家女子,感受到了浓浓的闽南风情。泉州市文旅局与网龙公司合作,将簪花围植入游戏《魔域》角色造型,这种创新形式带动线下文旅消费增长了27%。
科技结合历史,让人景交互“动”起来。走进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城,一场《最忆船政》折叠剧场正在精彩上演。剧场采用浸入式3D Mapping技术,将白天展厅转化为夜间沉浸式剧场,游客停留时间从1小时延长至3小时。前来参观的刘先生一家表示,这场演出非常震撼,全息投影技术让百年船政史仿佛就在眼前,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还学到了不少知识。剧场周边一家餐馆的老板陈老板说,自从这个折叠剧场开演后,店里的生意明显好了很多,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40%。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