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预测,11日至13日,受西路冷空气传输影响,四川将出现一次沙尘天气过程。11日中午左右,冷空气开始进入盆地,广元、巴中、绵阳、德阳、成都等偏北地区城市PM10浓度升高,可能出现轻度至中度污染。随着冷空气推进,盆地自北向南会出现降雨,但由于冷空气推进速度快,降雨时间不长。12日较强北风可能携带新的沙尘持续输入,使盆地沙尘继续维持。预计此次沙尘天气将持续到13日左右,随后逐渐沉降。
今年3月,我国北方已出现多次大规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涵盖新疆、内蒙古、京津冀等14个省份。国家气候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沙尘呈现“启动早、强度大、传输远”的特点。3月共有4次沙尘天气过程,预计4月北方地区沙尘天气过程有5至6次,强度略偏强。由于近期冷锋前气温回升明显,锋后冷空气势力较强,气压梯度大,受冷空气和锋面气旋共同影响,4月11日,内蒙古西部、新疆东部、甘肃中部的部分地区出现了沙尘暴。
沙尘天气的根源在于沙源地的物质条件。今年蒙古国南部及我国西北地区经历了“暖干”气候,气温偏高导致冻土层提前解冻,地表沙土松散;降水稀缺加剧了土壤水分流失。同时,蒙古国南部荒漠化严重,沙尘随西北风长驱直入影响我国。此外,我国北方的沙漠和沙地也是沙尘的关键来源地,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毛乌素沙地。
通常情况下,秦岭和大巴山能有效阻挡来自北方的沙尘,但今年春季冷空气异常活跃,蒙古气旋与冷高压系统频繁交汇,为沙尘提供了强劲的“运输力”。在沙源地干旱和大风天气背景下,沙尘被一轮又一轮的大风携带进入数千米高空,实现大规模、长距离传输。尽管秦岭平均海拔约2800米,但并不能完全阻挡风沙。伴随冷空气来临的前后冷热差,导致梯度风十分强烈,助长了沙尘翻山南下。
在大风和沙尘天气下,专家建议做好防风防沙准备,及时关闭门窗,注意携带口罩和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损伤。人员应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出行尽量少骑自行车,避免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下面逗留。同时,要做好精密仪器的密封工作,固紧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并妥善安置易受大风、沙尘暴影响的室外物品。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