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票代理水有多深 退高买低套路多!近期,wowo遇到了机票问题。她在某头部旅行平台购买了一张1070元的机票,后来航班降价400元,平台未经她同意取消原订单,重新购买了降价后的机票,但并未将差价退还给她。
飞行博主刘博伊也遇到了类似情况。他在另一家平台上花1182元买的机票竟是本应免费的“里程票”。他对此十分气愤:“里程票是根据航空里程兑换的免费机票,我相当于花了1000多块买了一个‘赠品’。”
社交平台上有关“差价票”“退高买低”的维权帖子不胜枚举。随着更多类似事件曝光,航司在“3·15”之际齐发公告,剑指第三方销售的价格陷阱。为了厘清“机票链”背后的种种复杂关系和利益,记者展开了采访调查,感叹机票代理这行“水”太深了。
机票代理商(以下简称“票代”)是机票分销模式中的重要一环,主要存在于线下的旅行社、代售点和各大OTA平台。消费者的机票预订、退改签等需求多由票代操作。OTA平台像一个“超市”,不仅自己做票代,还允许大大小小的票代将票源放在平台出售。
然而,对票代而言,这是一桩“不赚钱”的生意。票代需要获得航司授权才能卖票,但没有调价空间,主要赚的是航司代理费。据刘博伊介绍,现在一张国内机票代理只拿定额代理费,而且比较低,低舱位不给,高舱位一张票给几块钱,票代几乎挣不到什么钱。因此,一些代理商开始靠保险和附加产品盈利。
在纯靠卖机票利润极低甚至无利可图的情况下,一些代理商通过信息差卖差价票、里程票。机票价格调整变化大且不透明,临近起飞时票价可能大幅下降,这给了票代操作空间。大多数消费者付了钱后只关注出不出票,很容易忽略其他细节。在刘博伊看来,票代赌的就是消费者发现不了,“就算100个人里有两三个人发现了,他需要赔偿,但总体也是赚的。”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