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多地陆续开启了“春假风潮”。3月26日,广州一所中学开始试行5天的春假。与此同时,有深圳家长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建议深圳中小学推行春假和秋假制度,并得到了深圳市教育局的明确回复。
一位深圳家长发帖建议深圳推行中小学春假和秋假制度,并详细阐述了休假方案:适当减少寒暑假天数,例如寒暑假各减少5天,在五月份增加5天春假(与五一假期连起来共10天以上),10月份增加5天秋假(与国庆假期连起来共10天以上)。这位家长认为,这样可以为家长提供四次连续假期,带孩子旅游、游学和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形成错峰效果。
深圳市教育局回应表示,目前推行春秋假制度没有政策支持,并列出了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国家层面没有相关假期安排;二是课时紧凑,增设假期会影响新课标要求的教学任务;三是家长无配套假期,学生安全成问题,也可能将学生推向培训机构,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
在广州,玉岩中学率先试行“春假”制度,初一年级学生享有为期5天的春季假期。学校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可以跟父母自由行,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行程。湖北省利川市也宣布中小学将于4月7日至8日放春假2天,与清明假期相加可连休5天。杭州市上城区、拱墅区、钱塘区等城区也发布了今年春假时间安排,有的春假连上“五一”假期,最多能放9天。
这股“春假风潮”可能源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春假、秋假并非新鲜事物,在过去一些中小学除了寒假和暑假外,还会放春假、秋假,后来随着双休制度的全面推行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春假、秋假又开始被频繁提及。杭州是全国最早探索放春秋假的城市之一,2004年就在全市推行。
在深圳,虽然没有春秋假,但中小学会在春秋两季开展研学活动,最长达一周左右,包括本地游玩、参与劳动、探究自然等实践活动,以及参观博物馆、科技中心,追寻非遗等文化活动。2015年,深圳市人大代表李咏霞曾建议在幼儿园及小学中试行春秋假,但当时市教育局表示与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不相符,建议没有后续进展。2019年,“深圳可能会休春秋假”的消息也曾出现过。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