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将至,许多大学生在社交平台上收到了大量竞赛通知。这些比赛往往声称获奖证书能成为综合素质测评的加分项,帮助学生拉开差距,甚至为拿奖学金、保研提供便利。不少学生信以为真,纷纷报名参加。
然而,调查发现,市场上存在一批低门槛、高获奖率的竞赛,被称作“水赛”。这些竞赛组织松散,含金量低,却通过收取报名费、证书费、冠名费等方式获取丰厚利润。这类竞赛助长了学生的功利心,使他们为了加分而盲目参赛。
张莉是一名武汉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大三学生,她曾参加过某全国广告大赛。她表示,自己用平时课堂作业投稿都能获得湖北省赛区优秀奖,而且获奖名单长达1000多行,感觉获奖证书是批量发放的。尽管如此,她和同学们还是多次报名参赛,因为这能为他们的综测加分,从而增加获得奖学金和保研的机会。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高校也很普遍。一些大学生表示,他们在期末考试前就已经收到多个竞赛邀请,部分机构甚至整理出中奖率高的竞赛列表,涉及传统文化、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有的竞赛明确表示只要在线答题达到一定分数就能获奖。
浙江一名视觉类专业大学生陈轩逸介绍了一个名为国文奖的竞赛,报名费80元,机构承诺参加就有奖,还能加综测分并有奖金。该竞赛奖项设置显示,60%的参赛选手能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提交有效作品即可获得优秀奖,并可下载电子版获奖证书。
如今,在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竞赛宣传帖,其中不乏带有“全国”“国际”字样的赛事。某些中介机构力推的国际设计竞赛,报名费60元,获奖率高达65%以上。热门赛事的报名人数可达上千人,多个集结众多“水赛”的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高知名度。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