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晓波频道的公司介绍中,一个从未改变过的价值观是: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斗,乐于分享贡献,反对屌丝文化。
2015年夏天,吴晓波与罗振宇共进晚餐。席间,吴晓波提议以类似跨年演唱会的方式举办一场跨年演讲。当时,吴晓波刚刚在深圳组织了一场名为“转型之战”的千人大课,这是他从传统媒体转型自媒体的一周年。这一年也是中国企业的转型元年,“互联网+”模式几乎重新洗礼了整个实体经济。“转型之战”的课程内容包括宏观经济解读、转型企业案例、BAT资源以及工业4.0等四个板块,门票售价9000元,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售罄,活动大获成功。这次成功的经历让吴晓波萌生了举办跨年演讲的想法。
吴晓波的提议得到了罗振宇的认可,两人背后都有着巨大的商业蓝图。这种既能收门票和赞助,又能提升个人影响力的商业模式让他们一拍即合。然而,他们在讨论后发现,双方的用户社群属性差异较大。罗振宇的主要用户是渴望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年轻职场人,而吴晓波的受众则是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主和中产阶级。因此,他们决定各自独立举办跨年演讲,以避免主题割裂。
罗振宇甚至承诺连续20年的跨年演讲,并提前发售了船票。为了避免竞争,吴晓波选择在12月30日举行演讲,而罗振宇则选在12月31日。尽管如此,跨年演讲的热度比预期更快地消退。2018年起,知识跨年的意义开始遭受质疑。2022年,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收视率大幅下降,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关于门票打折售卖的消息。吴晓波的情况也不乐观,他的演讲被批评为全是广告,观众数量虽创历史新高,但公众对跨年演讲的兴趣正在减弱。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