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这一年的中国经济,新质生产力成为热门话题。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这一点,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例如,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开启商业首航,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000万辆。各地区各部门正努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专家们在一次财经年度对话中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以产业升级为关键抓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平衡好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与布局。
发展的“质”主要来自科技创新。全国各省市纷纷推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线图。比如,江苏无锡集中精力推动高端纺织服装等行业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四川成都青羊区则通过设备更新和智能化改造提升制造业水平。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还需要改革来破除各种束缚障碍。陕西探索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重庆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集聚行动,每年新增大量卓越工程师及后备人才。
通过改革促进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和优化配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势头更加强劲,空间更加广阔。期待更多高技术、绿色的新产业和项目涌现,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不断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持续显现,新质生产力的故事继续精彩上演。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