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进京十周年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贤姝介绍了“南水”进京十年来的情况。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优良水体比例从不到50%提高到目前的70%以上,劣V类水体占比从40%左右降至动态消除。
南水北调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北京市水资源分布状况得到改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清河被评为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之一,其注重“三水”统筹、系统治理,体现了北京市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格局。
过去十年间,北京市Ⅰ-Ⅲ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的比例由2014年的46.9%提升至2023年的71.3%,无劣Ⅴ类河流。水生生物物种丰富,土著鱼类普遍存在,超过一半的河流及七成以上的水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为优良水平。
密云水库保持Ⅱ类水质,蓄水量持续维持在30亿立方米左右,累计向下游生态补水18亿立方米以上;官厅水库2023年年均水质达到Ⅲ类标准。
北京市通过落实河湖长制、开展“清河”“清管”行动,实施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并制定印发多项污染防治措施,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同时,建立了精细化管理体系和深化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各区跨界断面缴纳补偿金额显著下降,反映了全市水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密云水库和怀柔雁栖湖分别入选全国首批和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北京清河也成功转型,成为城市内河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的典范。全市还全面推动河流保护与建设,促进滨水空间开放共享,实现人水和谐。
未来,北京市将继续以“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水和谐”为目标,统筹“三水”治理,推动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