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要遵循“冬藏”原则,用科学的养生方法调护身体机能。12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特别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四位权威院士专家分享冬至时节科学规范的养生信息。
在中医的论述中,冬至是一年中阳气最弱的时节,万物进入闭藏状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朱立国表示,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和自然界关系密切,“冬藏”是顺应冬季自然界闭藏的规律。关于“藏”什么,朱立国介绍,首先要藏精,中医认为肾主藏精、主纳气,冬季注重养肾和固精,使人体的精气内聚,为来年的生机勃发奠定基础。冬天人体的阳气内收,要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储存能量。其次要藏神,冬季应宁神静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防止阳气过度外泄。冬季昼短夜长,人的情绪容易低落,这时需要调整心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
朱立国建议,冬至养生要遵循“冬藏”原则,饮食方面可适当进食核桃、黑芝麻、枸杞、桂圆、羊肉等温热食物以补肾助阳,同时配合萝卜、白菜等时令蔬菜,减少内热产生,避免过度温补造成的燥热。起居方面,尽量早睡晚起,早睡可以养阳气,晚起可以固守阴气。睡前可以选择泡脚,用37度、38度的温水泡10-20分钟,有利于睡眠和气血畅通。运动方面,不宜做剧烈活动,可以选择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锻炼身体的同时调整心情。中医认为天气太冷不太适合开展运动,最好等待太阳出来以后再开始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不能动作太大、大汗淋漓,以免阳气外泄对身体不利。艾灸、穴位按摩等传统养生保健方法也适合在冬至时节进行,如艾灸腹部的神阙、关元等穴位,按摩膝外侧的足三里等穴位,能够疏通经络气血,增加抵抗力。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