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谷歌推出了最新量子芯片Willow。谷歌首席执行官孙达尔·皮柴表示,这是迈向实用量子计算机的重要一步。不久后,中国科学家研制的105个量子比特的“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也在arXiv线上发表,成为目前超导量子计算领域的最强者。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量子芯片具有颠覆传统计算方式的潜力,其核心优势在于理论上具备超越经典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量子比特的叠加态和纠缠态特性使其在处理复杂问题、优化算法以及模拟量子系统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这种技术有望推动科学研究、药物研发、气候模拟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尽管如此,量子计算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仍面临诸多挑战。
美国当地时间12月9日,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宣布,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实现了关键进展,成功破解了困扰研究者30多年的难题。在随机电路采样基准测试中,Willow能在5分钟内完成当前最快计算机需要10亿亿亿年才能完成的运算。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指出,Willow在量子纠错技术和计算性能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为构建大规模、高可靠性的量子计算机奠定了基础。
除了谷歌,英伟达、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也纷纷涉足量子计算领域。例如,英伟达于2024年11月18日宣布四项量子计算合作项目;亚马逊云计算平台AWS则公布了QuantumEmbark计划,提供多种量子硬件的一站式访问服务。
国内量子计算领域同样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今年1月,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并向全球用户限时免费开放。10月下旬,我国科学家在“本源悟空”上完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量子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此外,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发布了504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芯片“骁鸿”,刷新了国内超导量子比特数量的纪录。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