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作为枢纽城市,交通优势显著。近日,《广州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3—2035年)》正式印发,这是继《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后的重要专项规划。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媒体解读会,详细介绍了该规划的亮点。
本次规划衔接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强调高效的对外链接与人本的城市交通。规划提出到2035年,将高水平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面形成“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实现中心城区至南沙新区、东部中心、外围综合新城30分钟互达,市域至大湾区城市60分钟互达的快速交通服务目标。
广州历来重视交通引导城市发展,已开展三轮综合交通规划。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姜莉表示,这是首次建立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上的综合交通规划。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从高效便捷、绿色公平、安全韧性等方面确定交通发展指标,包括中心城区45分钟通勤时间内居民占比≥90%,市域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75%等。
为提升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能级,广州将扩容提质白云机场,布局通用航空机场,发展低空飞行,构建多机场体系。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拓宽国际航运通道,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增强湾区世界级枢纽港的整体竞争力。升级辐射全国,融入“一带一路”的铁路网络,构建十大对外高铁通道,联动粤东西北,体现广州作为重要国家中心城市的责任担当。
广州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未来将以交通为牵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规划提出织补城际网络和公路网络,持续推动广州与湾区城市由互联互通向直连直通转变,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圈”。依托轨网+路网,以5个特大型物流枢纽为核心,10个大型物流枢纽为骨架,N个物流骨干节点为补充,强化海陆空多式联运,构建华南最强交通运输网络。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