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低估财政增量政策的五大误区
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披露了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置换存量债务的方案。市场对中国增量财政政策存在一些误解,投资者可能低估了隐性债务化解对提振经济的重要意义,也忽视了财政进一步扩大赤字的潜在空间。
实际上,以帮助地方政府化债为中心的财政政策既尊重现实又抓住了重点,中国经济有望触底反弹。若中央政府能建立土地和住房储备银行稳定地产市场,并进一步加大消费刺激力度,本轮中国经济回升将更有空间。
发布会上提到,2024年至2026年每年新增2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直接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财政部还安排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用于还债,并明确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无须在2028年前还清。财政部长蓝佛安表示,其他增量财政政策也在准备中。
然而,资本市场认为这些增量政策低于预期。新闻发布期间,A50期货和人民币汇率一度明显下跌;随后交易日,恒生指数也出现调整。市场对中国增量财政政策存在五大误读,投资者可能低估了隐性债务化解对提振中国经济的重要意义,也忽视了公共财政进一步扩大广义赤字的潜在空间。若后续中央政府能够建立土地和住房储备银行稳定地产市场并进一步加大消费刺激,本轮中国经济回升将更有空间。
市场对政策的首当其冲误解是增量工具体量不足。政府直接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新增地方债务额度为6万亿;8000亿额外置换隐债的专项债会从每年的政府预算中扣减,而2万亿棚改隐性债务不过是推迟偿还。这种观点未能全面把握一揽子增量财政工具的全貌。就债务置换而言,蓝财长明确表示2025年会“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可以对用于债务置换的8000亿额度形成对冲;2万亿推迟偿还的隐性债务也可以被理解为额外发行2万亿约4年的置换债券。这样看,12万亿的债务置换规模是实在的,占GDP约10%的债务置换作为财政增量政策的主要安排之一,体量并不小。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