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功能障碍引发的脂肪性肝病影响全球约四分之一人口,尤其在中国,它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类型,患者人数超1.5亿。当前,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尚无获批药物,治疗依赖于饮食调整和运动。控制这类疾病的进展并逆转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成为临床焦点。
近期科学研究对禁食展现出浓厚兴趣,禁食不仅有助于减轻体重和延长动物寿命,还被发现能促进多种健康效益,包括改善新陈代谢、抵御随年龄增长而来的疾病,乃至抑制肿瘤生长。
北京大学科研团队在《Cell metabolism》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揭示了限时进食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的积极效果。研究指出,每日连续14小时的禁食能有效改善脂肪肝状况,这一变化与肠道中瘤胃球菌数量增多相关。通过移植瘤胃球菌或服用其代谢产物2-羟基-4-甲基戊酸(HMP),同样能减轻肝脏炎症和纤维化问题,意味着这些方法可能模拟禁食对脂肪肝的益处,为不能坚持禁食者提供替代策略。
研究涉及一项为期四周的临床试验,19名患者遵循每日7至17时进食、其余时间禁食的计划。结果显示,该模式不仅改善了肝功能指标,还降低了血液中的特定酶水平。同时,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得到提升,特别是瘤胃球菌和另一种细菌的增殖,与动物模型中的观察相吻合,强调了肠道菌群在此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