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日频繁遭遇闪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这些自然现象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话题。据统计,自6月以来,北京已经历7轮包含雷暴、大风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局部地区还伴随冰雹和短时强降水。这种天气频发的原因,与近期高温天气密切相关。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雷蕾指出,高温天气导致能量累积,加上午后至傍晚时段大气因太阳辐射而变得极不稳定。北京所处的冷涡底部环境,冷空气与暖湿气流剧烈碰撞,形成了“上冷下暖”的结构,在特定的动力条件下,充足的水汽促使强对流天气易于形成。6至8月是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期,此现象较为常见。
雷暴大风在北京年均出现10至30次,主要集中于6月至7月,尽管8级以上的雷暴大风历史有记录,但10级至12级的极端阵风较为罕见。强对流天气的特点是局地性强、持续时间短且突发,由于这些特点,其预报难度较高,尤其是精准定位和定时定量预报,往往预警时间较短。
为了更准确预报,气象部门利用多种手段,如监测上游天气实况、调整预报模型及高频更新中尺度模式,来预测未来三天的强对流天气趋势。雷蕾强调,面对强对流天气预警,公众需高度重视并采取预防措施。
具体而言,雷电活跃时应避免户外活动,防止雷击;强降水可能导致城市内涝,需避开易积水区域;山区活动要警惕滑坡、山洪等次生灾害;强风时远离树木和高空不稳固物体;接到冰雹预警则需立即寻找安全庇护。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对预警的响应至关重要。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