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最近宣布,计划对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涉及范围包括钢铁、铝制品、半导体、电动汽车、电池、船岸起重机及医疗产品等多个行业,实施时间自2024年起至2026年不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此提出批评,指出美国对中国电动车、锂电池和半导体等领域的大规模增税可能会威胁到全球贸易与经济增长。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的研究员曾圣钧分析,尽管美国此次加征关税的税率较高,但涉及的商品总量是近年来最少的,因此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实际影响较为有限。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新关税旨在保护美国公司和工人,预计不会显著增加消费者负担,暗示美国政府也预期这次加税对国内消费市场影响不大。这背后,美国似乎更希望通过此类措施刺激本土制造业的全面复苏。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此次加征关税主要针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战略制造业,部分产品的税率增幅显著,例如电动汽车关税由25%跃升至100%。然而,从出口数据看,受影响的产品在美国市场份额并不大,例如2023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电动车仅约1万辆,占该类产品出口比例不到1%。
尽管如此,中国相关企业尤其是锂电池生产商已感受到一定压力,鉴于美国是中国锂电池的重要出口市场。为缓解此轮关税冲击,多家中国企业如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等已在美设厂,而锂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亦通过国际合作分散风险。电动汽车和储能电池企业则加速布局东南亚、欧洲及北美地区,如墨西哥等地,采取“近岸外包”策略。
面对挑战,中国“新三样”企业正多措并举:加速海外扩张,灵活调整出口策略;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利用政策利好,如汽车以旧换新计划,推出新产品和促销活动;紧跟政策导向,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同时,金融业也被呼吁加强对这些行业的支持,通过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推出专项消费信贷产品和加大对技术创新的信贷投放等方式,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推动“绿色+科技”发展路径。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