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南阳一起悲剧引发关注:一名3岁男童遭受狗咬伤,尽管接受了相关治疗,但在18天后仍不幸去世。南阳市及其下属新野县、卧龙区的疾控中心已对事件展开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在狂犬病疫苗与被动免疫制剂的管理和使用,以及犬伤处置和医疗救治方面未发现问题。这些措施虽是标准流程,但并不能确保完全阻断狂犬病病毒。
调查中提到,男童在新野县汉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了狂犬疫苗。该中心回应外界质疑时说明,因孩子头部有多处严重撕裂伤,超出了门诊处理范围,故建议转至上级犬伤处置部门,而非因为缺乏免疫球蛋白。据记者调查,河南各乡镇卫生院狂犬疫苗储备情况普遍良好,但被动免疫制剂如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配备则存在差异,一些较大的乡镇会依据需求和能力购买。
狂犬病的致命性极高,近乎100%的病死率要求对Ⅲ级暴露(如该男童的情况)迅速采取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等措施。相关部门确认,涉事门诊的疫苗和免疫制剂管理严格,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受到监控,确保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然而,即使采取了这些措施,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伤口位置、伤口严重程度及病毒载量等,仍无法绝对避免狂犬病的发生。
对于未来类似事件的处理,专业人士建议犬伤患者应迅速前往医疗机构,特别是在重伤或涉及特定类型伤口的情况下,尽早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目前,新野县公安局正全力调查此事,法律专家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狗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将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甚至在严重后果下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特别是涉及烈性犬或存在管理疏忽的情况。
整个事件不仅凸显了狂犬病防控的重要性,也提醒公众在遭遇动物咬伤时应立即采取正确且及时的应对措施,同时强调了宠物饲养者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