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峨眉山骡子背负重物攀登山峰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目光。这些视频首次亮相于5月4日,一位网友分享了5月3日的见闻,描述了在峨眉山下山途中偶遇骡子艰难上山的情景。网友表达了对骡子辛苦劳作的同情,指出它们在连续攀爬阶梯后显得疲惫不堪,呼吁大家善待这些动物。
视频片段总长约40秒,展示了骡子在细雨蒙蒙中,背负着货物沿石阶奋力向上。尽管环境湿滑,但从特写中可见,骡子身上并无明显伤痕,只挂着细密的雨珠。随后几天内,又有两个相关视频相继发布,分别记录了不同时间点骡子运送包括饮用水在内的生活物资上山的情形,同样强调了它们的辛劳与货物的重量,引发了新一轮的关注和讨论。
这些视频迅速在网络上发酵,登上多个平台的热门话题榜单。网友们反应热烈,意见各异。一方面,许多人表达了对骡子处境的深切同情,认为应避免让动物承受过度的劳役之苦;另一方面,也有人提出应理性分析问题,指出骡子作为工具动物的存在价值,以及它们为山区居民提供生计的重要性。有自称为当地居民的网友解释说,使用骡子驮运是在当地特殊地理条件下不得已的选择,村民们实际上非常重视和爱护自家的骡子,尽力避免它们受伤。
针对网上的热议,峨眉山景区管委会于5月9日作出回应。管委会承认,鉴于景区地形特点,虽主要依赖机械化运输,但在某些受限区域仍需借助人力和畜力辅助物资运送。同时,他们澄清了网络上流传的一张骡子受伤照片并非发生在峨眉山,并确认视频中的骡子健康状态良好。管委会已对相关村民进行了教育指导,强调合理使用牲畜并禁止超负荷驮运,展现出对动物福利的重视。
此外,据了解,游客频繁遇见骡队的地点位于峨眉山万年寺上方的观心坡,这是一个险峻路段,增加了骡子运输的难度。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于动物权益的关注,也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在保持传统运输方式与动物福利之间找到平衡。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