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财政收支报告显示,尽管整体表现稳健,体现出经济复苏的积极态势,但中国经济运行中仍存一些结构性挑战。居民消费意愿不强、房地产市场尚处于底部调整阶段等问题尤为突出。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一季度同比下降2.3%,完成预算的27.2%,略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平均水平。相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9%,完成预算的24.5%,高于过去五年的同期平均值。
分析指出,一季度公共财政收入增长乏力,主要受到去年同期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导致基数抬高及部分减税政策翘尾效应的影响。排除这些特殊情况,公共财政收入实际同比增长约为2.2%,仍展现出恢复性增长的趋势。
财政政策在一季度前置发力,有力支撑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有效缓冲了房地产投资下滑带来的影响,助力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据财政部数据,一季度对基建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显著增强,城乡社区支出与农林水支出分别同比增长12.1%和13.1%。
个人所得税方面,1-3月收入同比下降4.5%。其中,1-2月下降15.9%,3月则大幅增长75.0%。这种“大起大落”现象主要由于春节错月导致今年年终奖延后发放,使得个税入库时间较上年有所延后。然而,一季度个税负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居民收入增长步伐放缓。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指出,年初个税收入的减少除了受去年年中实施的部分减税政策影响外,还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有关。但专项扣除政策的调整并不能完全解释个税的下降。他强调,中国个税收入中超过60%来自“北上广深”、浙江、江苏等地,结合收入统计数据,近年来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增速明显下滑,一、二线城市中产阶级对未来消费预期下降的比例显著高于三、四线城市。因此,个税收入的降低可能揭示了一、二线城市中产阶层收入的缩减。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