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产科医务人员积极性,努力使综合性医院产科医师的薪酬水平不低于医院医师薪酬平均水平,严禁向产科和产科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
3月27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加强助产服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公立医疗机构要承担产科服务兜底责任,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等原则上应保障产科持续服务,并要求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不得向产科和产科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
本次《通知》是对此前“产科关停潮”舆论的有力回应。据媒体此前报道,不完全统计,2023年至今,宁波、郑州、蚌埠、赣州......全国至少有十几家医院陆续宣布停止产科相关业务。
图片截自科普剧《生孩子原来可以这样》
关停产科要广泛征求建档孕产妇意见
知名妇产科专家、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段涛教授认为,《通知》对于产科发展是件好事。“学科的发展需要靠两个方面,其中政策的配套和支持尤其重要,此次卫健委下发文件,对产科未来的发展是个好事。”
《通知》不仅对产科的设置和发展进行了明确,同时也对产科医务人员待遇问题做了明确保障。
《通知》明确,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承担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任务的公立医疗机构、地广人稀地区的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则上应保障产科持续服务,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调整医疗资源的除外。
而对于其他类型的公立医院,若要关停产科,需要广泛征求建档孕产妇意见,书面征求当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和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意见。
在助产服务布局方面,人口30万以上的县(市、区)原则上至少有2家公立医疗机构能够开展助产服务,人口30万以下的县(市、区)原则上至少有1家公立医疗机构能够开展助产服务,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区要保障相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备助产服务能力。
除了对助产服务的“数量”提出要求,《通知》还进一步强调了要“强化助产服务质量管理”“开展生育友好医院建设”,对照标准,强化设施改造、设备配置和人员配备,助产机构需建立完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通知》指出,要聚焦孕产妇反映突出的就诊和分娩问题,优化孕产期保健服务,推进全面预约诊疗,推广预约住院分娩,提供以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分娩服务,积极开展镇痛分娩服务,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开展家属陪伴分娩,促进安全舒适分娩。
《通知》还重点强调构建促进产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完善内部分配制度,调动产科医务人员积极性,努力使综合性医院产科医师的薪酬水平不低于医院医师薪酬平均水平。严禁向产科和产科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
对于把产科一关了之的做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熊瑛告诉“医学界”,关了之后产科不是说开就能开的。“要培养一名合格的产科医生、建设一支产科救治团队,需要很长时间,很难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产科医生识别处理危重症产妇的能力,以及团队配合度,是在接诊中锻炼出来的。熊瑛所在医院是上海市级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每个季度会在医院医务处和产安办组织下,针对产科相关疾病涉及的全院多学科多部门人员,进行危重症产妇救治的联合模拟演练。
我国产科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学科发展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段涛也提醒,产科自己也要去反思。
“过去产科是粗犷式发展,大家都拼命跑量,患者体验、医疗质量安全以及学科建设和技术进步,都考虑得比较少,因为那时候大家都是被动地应付。”段涛说,“一方面我们希望政府给钱给人给政策,但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要争气,其实产科有很多多元化需求,很多专病专科的需求,我们现在还处在产科发展的初级阶段。”
段涛指出,正常孕妇的产检分娩其实要求也挺高,产科要具备应急处理能力和急救能力,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另外跟分娩相关的剖宫产、产前引产、会阴侧切等看似简单的工作,要做好也挺难,对于想顺产的孕妇来说,最好无痛不剖不侧切,顺产成功率高,但当前很多医院产科没有耐心,剖宫产率偏高,会阴侧切率也高,分娩镇痛率低,所以现在产科还有很多工作都没有做到位,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随着高龄产妇增多,各种各样的复杂病例也多起来,对产科医生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了。”段涛说,“产科医生遗传咨询的能力、处理内外科合并症能力等都要提升,产科应该向着医疗质量更好、更安全、患者体验更好的方向发展。”
华东地区某三甲医院Z医生同样观察到,尤其是在妇产专科医院,在过去还能“走量”时,不少产科往往不愿意接收“疑难孕妇”,“比如说合并有免疫系统疾病、心脏疾病等,我们评估孕期可能存在风险,就会劝她去综合医院建卡。”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