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旅游爆火。媒体评:从有“淄”有味到“滨”至如归,是中国城市竞争新的进阶之路。
哈尔滨火了。
这座北方“冰城”在近一个月内因旅游火爆成为新一座“网红城市”,曾经略显沉重的工业老城试图通过轻松与诙谐向公众重塑新形象,也迅速收获一波经济效益。
2024年元旦假期3天,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峰值。
城市“出圈”,并非新鲜事,2023年上半年就有“淄博烧烤”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网友更将淄博与哈尔滨合起来称“上半年有‘淄’有味,今年‘滨’至如归”。
现象级旅游的背后是城市在营销。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魏翔认为,这是中国城市竞争的新的进阶之路,“未来会有更多城市以旅游经济为场景,触发禀赋条件的提升。旅游并不是城市竞争的真正目的,但确实是非常好的手段,正像我们掏出一张名片,如何印制名片,如何掏出名片递给对方,是第一印象的重要表现。”
转危为机,哈尔滨成“新晋顶流”
哈尔滨热度仍在走高,但几个星期前,这座城市还困于冰雪大世界“退票风波”,不过,当地文旅部门及时到现场督导,冰雪大世界致歉并整改,化解了危机,赢得了一波口碑,而后当地“乘胜追击”,机场新增更衣室、地铁免费摆渡、广场增设温暖驿站等举措频出,被网友称作“花式待客”的哈尔滨频频登上热搜,也吸引着四方游客。
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总经理袁保鸿认为,哈尔滨“出圈”的原因,一是用好了独特的旅游资源,二是有关部门积极主动而且灵活,三是善用新媒体营销。
哈尔滨文旅产业尤其是冰雪旅游已发展多年,创办于1985年的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国际性冰雪盛会,冰雪大世界已连续举办24届,冰灯冰雕制作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是,过去几年受疫情影响,哈尔滨旅游业承压。
2022年全年,哈尔滨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51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99.2亿元,而疫情前的2019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为9579.7万人次、1575.7亿元。
因此,此次哈尔滨旅游火爆,更像是为希望摆脱疫情影响的城市带来微光。
吉林大学东北亚区域研究中心教授衣保中称,哈尔滨发展冰雪旅游已有年头,但此次的火热比较难得,另外冬奥会推高了近年冰雪经济热度,抓住冬奥会影响力的机会,东北正全力打造冰雪经济,对下一步转型、振兴都是契机。
2022年,黑龙江省编制《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出台《黑龙江省支持冰雪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构建以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四大产业”支撑的现代冰雪经济体系。
哈尔滨市近年推进优化产业结构、建设“4+4”现代产业新体系,特色文化和旅游产业就是四大主导产业之一。
哈尔滨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办好国际冰雪节、哈尔滨之夏两大活动,优化提升冰雪大世界等景区和森林、乡村、康养旅游。
袁保鸿认为,哈尔滨的“出圈”创造出更多的“冰城”文化产品和服务,有利于打造“冰城”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同时,推动哈尔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有利于激发城市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增加城市的收入和就业。
哈尔滨“出圈”对东北意味着什么?
今冬旅游火爆的背面,是哈尔滨近年来经济增长的乏力。
从经济体量看,哈尔滨分别在2012年、2015年、2018年实现GDP突破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关口,几乎每三年跨越一个千亿台阶,但2018年后,哈尔滨GDP增速缓慢,到2022年仍在5000亿元级别(5490.1亿元),当年增速为2.5%,低于全国水平。
与经济增速缓慢相伴的是常住人口流失。2021年哈尔滨常住人口跌破1000万人(988.5万人),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常住人口减少12.49万人。
哈尔滨的历史厚重而辉煌。作为老牌工业城市,早在“一五”时期,哈尔滨就是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后成为新中国重工业基地——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台轻型坦克、新中国第一架直升机直5……
不过,随着南方沿海城市逐渐成为工业化主力军,哈尔滨也在城市竞争的浪潮中逐渐落寞。
哈尔滨是东北城市的缩影,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已20年,转型始终是急迫又艰难的课题。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鑫撰文指出,东北经济发展主要受制于传统计划经济和地域文化形成的“路径依赖”带来的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不过,他也指出,最近哈尔滨的火爆“出圈”说明,“路径依赖”其实是可以轻易打破的,这为重新探讨东北经济转型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哈尔滨和淄博的火爆出圈表明,即使在极短的时间内,只要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政民齐心,依靠自身的力量也可以快速实现重大的制度转变和新路径的产生。因此,东北能否借机打破“路径依赖”,这才是实现从“网红”到“长红”,使这股热度向整个东北地区扩散,进而振兴东北的重要力量。
“这次哈尔滨‘出圈’一个突出表现是政府在职能转变方面做得比较出色,以此为契机,将会对政府转型有更大启示,会促进整个东北地方政府思考,如何做好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这对于促进东北改革开放、东北振兴有很好的作用。”衣保中说。
同时,从产业发展看,衣保中认为,冰雪经济的发展将打破过去东北发展的一个很大障碍——“半年闲”,“过去一过了10月,东北很多活动都停止,设施都闲置,导致投资效益不好,而冰雪经济将‘半年闲’的季节掀起热潮,这样也给东北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增长点。”
袁保鸿建议,从区域发展角度看,哈尔滨可以通过冰雪旅游这个爆点,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紧紧抓住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等合作,加快建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和区域影响力。
城市竞争新的进阶之路
城市现象级“出圈”,在最近一年,前有淄博,后有哈尔滨,两座“顶流”城市同为老工业城市,“在‘出圈’之前,他们都不是大众印象中典型的旅游城市。”魏翔说,“从城市竞争角度看,他们急需一个城市转型和突破的触发窗口。”
两座城市在“出圈”之路的做法也有共同点。在袁保鸿看来,两者都在重塑特色与优势,推出了一系列新颖有趣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实现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多元化;其次,两者都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服务,实现旅游服务的提升和优化;再次,都通过社交媒体及消费者体验来与目标客户互动。
魏翔认为,从淄博、哈尔滨以及一些类似城市“出圈”可以看出,城市的服务更加极致,城市越来越期待用旅游场景达到城市转型触媒的作用。
究其原因,其一,第一次城镇化(199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前十年),城市非常重视招商引资,“因为那时决定一个城市发展的是要素的规模和数量,也就是说城市有多少人才、多少资本,决定城市能够跑得多快。”但是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大多数城市在要素规模和数量上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这时城市的竞争转换成了另一种竞争,即要素的禀赋条件的竞争,因而第二次城镇化中,城市需要达成禀赋条件跃升,这就需要吸引更高规模、更高质量的人才和资本,“这时城市会发现,不仅要做好招商引资的一些优惠政策,最重要的是要提供宽松、舒适、具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条件。而旅游就像是向全国甚至全球打了一次事件营销的软广告,是最润物细无声、最没有痕迹的。”
“做法不能复制,但时代背景、第二次城镇化的需要以及城市未来竞争的动力是相同的,未来会有更多城市以旅游经济为场景,触发禀赋条件的提升。旅游并不是城市竞争的真正目的,但确实是非常好的手段,正像我们掏出一张名片,如何印制名片,如何掏出名片递给对方,是第一印象的重要表现。”魏翔说。
“城市要根据自身‘特色’来重塑新优势。”袁保鸿建议,不要盲目跟风或模仿其他城市的“网红”元素,同时,不要只满足于流量的短期效应,要将流量转化为第三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动力,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旅游发展创新等。此外,加强城市“营销组合”,不只依赖于网络平台的自发传播,要主动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提高城市的知晓度和认知度。
袁保鸿也提醒,“网红城市”要预防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而可能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的破坏以及对城市长期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同时,可能面临更多城市管理的压力和挑战,此外,要避免城市形象的单一化和同质化。“过度依赖‘网红模式’可能让城市失去个性和特色,陷入流量的怪圈,难以形成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持久魅力。”
“‘网红城市’尤其是旅游‘网红城市’要弄清楚用旅游来做什么。”魏翔强调,“环顾全球,纯粹的旅游城市几乎没有一个是在本区域内的经济发达城市。如果把旅游业做成真正的支柱产业,实际上只会解决当地的基础就业和收入问题,不能把当地变成产业经济高度科技化、高级化的城市,而且旅游城市实际上都会有非常特殊的资源背景和禀赋要求,对于一般城市来说,应该把旅游作为一种外来的触发剂,这个触发作用就是能不能提高城市的全息治理能力。”在他看来,淄博和哈尔滨所做的旅游场景的城市经济实验恰恰体现了这种触媒作用,把城市的治理变成全息治理,“因为一次旅游,一次事件,能不能进行全市所有部门的统一协调。只有能够做出这样的全息化反应,那么针对外来的人才流入和高质量的投资进来时,才能保持高速、高效、全息的治理应对水平,才能提高未来城市的禀赋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