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北京宣布,美国政府已批准H20芯片对华销售许可。这款曾因出口管制被禁售的AI加速器即将重返中国市场。消息一出,英伟达股价盘前飙升超过5%,市值单日增加超过2000亿美元,稳居全球首家4万亿美元市值公司的宝座。这一商业决策背后涉及算力霸权、地缘政治与本土竞争等多重因素。
H20的回归并非偶然。作为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特供芯片”,其诞生本身就是对美国出口管制的妥协产物。2023年10月,美国商务部发布新规,以“总体处理性能”(TPP)和“性能密度”双红线限制对华芯片出口,直接封杀了英伟达H100、A100等高端芯片。为绕过管制,英伟达迅速推出H20,通过削减FP16算力至148 TFLOPS(仅为H100的7.5%)、扩大HBM3显存至96GB等手段,将TPP压至4800红线以下,最终在2025年7月获得美国政府“口头放行”。
这场突围战的背后,是英伟达对算力市场的精准把控。尽管H20性能仅为H100的15%,但其面向中国市场的定价策略与供应链优势仍能吸引对成本敏感的客户。更重要的是,H20的回归为英伟达打开了中国AI推理市场的缺口。随着AI从“训练”转向“推理”应用,企业端与消费端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而推理任务对芯片性能的要求相对较低,H20的性价比优势得以凸显。
H20解禁的背后,是英伟达与美国政府的微妙博弈。黄仁勋在7月9日会见特朗普后,火速访华并与中国政府和业界官员会面,强调“AI是全人类的福祉”,试图将商业行为与政治立场切割。然而,美国两党对华科技围堵的共识,让英伟达的平衡术充满风险。一方面,美国政府通过出口管制迫使英伟达“技术让步”,但又不愿完全放弃中国市场——中国贡献了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35%的营收,失去这一市场将动摇其全球算力霸权。另一方面,中国本土芯片企业的崛起让美国感到威胁。2024年上半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中本土芯片占比已达20%,华为昇腾、摩尔线程等企业通过政策支持与生态适配,正在构建独立于英伟达的技术体系。H20的解禁,既是美国对英伟达的妥协,也是对本土竞争者的预警。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