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于7月18日约谈了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它们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近期外卖补贴大战持续升温。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合作,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日活跃用户数周环比净增15%。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达1.5亿单,餐饮商家订单量比日常时段增长65%,全量配送订单平均送达时间为34分钟。此外,超过40万众包骑手在周末的日收入增长111%。淘宝闪购宣布未来12个月内将发放500亿元平台补贴,而美团则推出大额补贴,双方各自发布“战报”。京东外卖也启动了“双百计划”,计划投入超百亿元扶持更多品类标杆品牌销量破百万。
尽管补贴大战激发了消费热情,但部分商家并未从中受益。一些连锁茶饮咖啡店在补贴高峰期接到大量订单,但利润却非常薄。有连锁奶茶店店长表示,虽然赚得不多,但也没有亏损。北京护国寺地区的一家中小餐饮商家反映,平台补贴有限,剩余成本需自行承担,导致利润微薄甚至亏本经营。如果不参加补贴活动,店铺几乎没有生意;如果参加,也只能赚个吆喝。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教授王小毅认为,当前外卖价格战的核心是平台对即时零售领域的争夺。即时零售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服务,降低了本地商家线上经营的门槛。然而,过度依赖低价可能导致服务质量下降,挤压中小商家生存空间,并忽视骑手权益保障。他指出,平台应从单纯的流量竞争转向助力本地商家提升效率和保障骑手权益,通过提升服务质量让用户认可服务价值,才能实现长期发展。
(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资讯网:56news.ffsy56.com)